联系人:刘先生 手机:+86-13776232100 电话:+86-512-66155986 传真:+86-512-52402733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双泾街59号 |
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2021-05-10 12:02来源:电源连接器厂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有两种长度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其装配都是两种长度插针分开装配的,费 时费力,还容易装配不到位,两种插针压接的时候也易由于压接力的不同导致插针装配入 基座后的保持力不同,这样一来,插针会发生松动,接合不可靠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解决传统的有两种长度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在对插针装配时只能分开装配,容易费时费力,产生装配不到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基座和装配在基座上的插针,上述插针包括 长插针和位于长插针下方的短插针,上述短插针的侧面上设置有凸起,并且上述凸起与上 述短插针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弧形槽。 作为优选,上述插针设置有两组以上并且每组上述插针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 插针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插针。 作为优选,在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插针中,上述凸起对称设置在两个短插针中相对 的侧面上。 作为优选,上述长插针包括长针本体部、长针装配部和长针接触部,上述长针本体 部呈倒“L”形,上述长针装配部安装在长针本体部倒“L”形横部的末端,上述长针接触部连 接在上述长针本体部中的倒“L”形竖部的下端。 作为优选,上述长针接触部包括由竖直段和“V”形弯曲段构成的悬臂,上述竖直段 连接在长针本体部的下端,上述“V”形弯曲段连接在竖直段的下端部并与竖直段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当两个长插针相对设置时,两个上述长插针中两悬臂的“V”形弯曲段的 弯曲方向相对,并且位置齐平。 作为优选,当两个长插针相对设置时,两个上述长插针中两悬臂的“V”形弯曲段的 弯曲方向相对,并且其悬臂一长一短,短的上述悬臂的下端能够伸进长的悬臂的“V”形弯曲 段的“V”形槽内。 作为优选,上述悬臂的竖直段的侧面设置有条形开口。 作为优选,上述短插针包括短针本体部、短针装配部和短针接触部,上述短针装配 部安装在短针本体部的一侧,上述短针接触部安装在短针本体部的下端并与长针接触部的 结构一致。 作为优选,当上述短插针放置在长插针的下方时,上述长针装配部与上述短针装 配部朝向同一方向并在竖直方向对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是由插针和基座两种零件组成,插针具有两种长度分为 长插针和短插针,插针装配进入基座时,传统的具有两种长度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均为分开 装配,分开压接;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连接器在短插针上设置凸起,并在凸起上设置弧形 槽,方便在装配时压配工具的插入;通过在短插针上设置凸起,可在装配时与长插针形成错 开的压配端面,通过压配工具进行压配时,能够对长插针和短插针进行同步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6,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包括 基座1和装配在基座1上的插针,上述插针包括长插针2和位于长插针2下方的短插针3,上述 短插针3的侧面上设置有凸起34,并且上述凸起34与上述短插针3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弧形 槽35。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连接器是由插针和基座两种零件组成,插针具有两种长度分为长 插针和短插针,插针装配进入基座时,传统的具有两种长度插针的电源连接器均为分开装 配,分开压接;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连接器在短插针上设置凸起,并在凸起上设置弧形槽,方 便在装配时压配工具的插入;实际上,这里的凸起和弧形槽可以通过在短插针的侧面撕出 一块形成凸起,因此凸起上还具有弧形槽。通过在短插针上设置凸起,可在装配时与长插针 形成错开的压配端面,通过压配工具进行压配时,能够对长插针和短插针进行同步装配;实 际在压配时,由于短插针上设置的凸起与长插针的顶部形成一个错开的压配端面,台阶式 的压配工具4分别压接长插针压配端面28和短插针压配端面36;压配示意图如图6所示,最 终实现长短插针的同步压配。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插针设置有两组以上并且每组 上述插针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插针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插针3。本实施例中,限定插 针的组织形式,便于实现电流的导通。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插针3中,上述 凸起34对称设置在两个短插针3中相对的侧面上。本实施例中,上述凸起设置在两个短插针 相对的侧面上,在装配时两个凸起相互接触,还能够防止装配时插针歪曲偏斜。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长插针2包括长针本体部21、长 针装配部22和长针接触部23,上述长针本体部21呈倒“L”形,上述长针装配部22安装在长针 本体部21倒“L”形横部的末端,上述长针接触部23连接在上述长针本体部21中的倒“L”形竖 部的下端。本实施例中,插针分为装配部、接触部和本体部。装配部用于连接印制电路板;接 触部连接另一对插端,用于实现电流的导通;本体部用于连接装配部和接触部。长、短插针 分别属于不用的PIN位,在材料利用上来讲,通过此种方式的排列能够使插针材料的利用率 最高,同时更加利于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长针接触部23包括由竖直段25 和“V”形弯曲段26构成的悬臂,上述竖直段25连接在长针本体部21的下端,上述“V”形弯曲 段26连接在竖直段25的下端部并与竖直段25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将插针中长、短针的接 触部设置为悬臂结构,分为直线段和“V”形弯曲段,在插针对插到另一插孔结构时,圆弧前 面的直线段先进行导向导入,在接触位置到达对插孔的尺寸时,悬臂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向 中间靠拢,而此时悬臂接触部分会对对插孔的接触部分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部 分矢量转换成悬臂对对插孔的正压力,在摩擦系数的转换下,即连接器的插拔力。最终圆弧 的最高点为插合过后的接触点,实现产品电流的可靠传递。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两个长插针2相对设置时,两个上 述长插针2中两悬臂的“V”形弯曲段26的弯曲方向相对,并且位置齐平。本实施例中的相对 设置的插针中的悬臂也相对,在插入插孔进行接入时,通流截面积更大,载流能力更强。同 时,接触部分结构更为简单,成型工艺更好,并且该结构较为稳定,可靠性更强。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两个长插针2相对设置时,两个上 述长插针2中两悬臂的“V”形弯曲段26的弯曲方向相对,并且其悬臂一长一短,短的上述悬 臂的下端能够伸进长的悬臂的“V”形弯曲段26的“V”形槽内。本实施例中,将相对设置的插 针的长度设置不一致,在插合时,能够使其中一悬臂的“V”形弯曲段正好插入另一悬臂的 “V”形弯曲段的“V”形槽内,能够更加节约空间,使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悬臂的竖直段25的侧面设置有 条形开口27。本实施例中,在悬臂的竖直段的侧面设置条形开口,载流截面积虽然有部分减 小,但是能够更加节约空间和材料,使连接器接触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短插针3包括短针本体部31、短 针装配部32和短针接触部33,上述短针装配部32安装在短针本体部31的一侧,上述短针接 触部33安装在短针本体部31的下端并与长针接触部23的结构一致。本实施例中,限定短插 针的结构,目的在于短插针和长插针能够相互配合,完成相应的功能,同时能够使插针接合 更加可靠。因此为了方便装配,并且不影响短插针的性能,因此短插针2中的凸起34是设置 在短针本体部31上的,为了使在装配过程中凸起34能够相互配合,因此对于相对的插针上 凸起34相互配合的面是相适配的。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上述短插针3放置在长插针2的下 方时,上述长针装配部22与上述短针装配部32朝向同一方向并在竖直方向对齐。本实施例 中,不论是长插针还是短插针,其装配部的作用都是用于连接印制电路板,因此需要长插针 的装配部合短插针的装配部的长度相齐。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 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 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 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 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 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 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 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 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上一篇: 一种具有防水屏蔽功能的电源连接器
下一篇: 具有综合电力监测的电源连接器
|